##EasyReadMore##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愛情淺侃

         

     今天主要說愛情,首先愛這個字很難懂,兒時是不是有人跟你說過“喜歡和愛情是不同的”?成年後對異性興趣更大,“那傢伙很漂亮/很可愛/很性格,是她了!想要與她在一起!”我們便認為自己足夠了解愛情。


      還不對,原來人類最少還有三種情緒,“憧憬”、“仰慕”、“迷戀”,各有微妙的差別,不續一解釋, 就說“迷戀”,它是“戀”,意思為“想念不忘,愛慕不捨”,但它還是“慕”的範圍,慕指思念、向往,而且它是“迷”的,迷是什麼意思?“分辨不清的”;沉迷在一種戀慕的情緒,而你並不知道,總以為那就是“愛”。



     你或許察覺到了,三者都無牽上一個“愛”字,區區以上幾類,諸位若果分不清楚,又怎麼知道對情人的是愛、抑或只是一種憧憬?這是我見常人總是迷惑的問題。


     即便查字典,會發現對“愛”字的解釋仍是十分含糊,只會標寫“對人事有深摯的感情”,即是什麼? 「古人造字很有智慧,你看“愛”中有個“心”,拿走就是“受”…好懂吧?就是真心感受。」  



第一層到這裡。 



    然後你可能會說:「還是很虛無飄渺」,對,我們說的愛是“情”,常人把“理”跟“情”分成兩樁事物,頭腦重情就不理智,失去理智的部份,情又怎麼能不虛渺呢? 


    再談談那網址,它說「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覺得一見如故,很想靠近他...內分泌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想擁抱他...無論快樂或哀愁..也想不起當初為什麼愛他。」 又說「而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自由付出。」 



    =w=……就是說,愛情是你碰到個人情竇瓣開,然後無條件地付出? 很難想象對吧!因為那是比較理想的境界,如果有人辦到了,那很偉大,他昇華了, 某程度上、亦叫作“無私”。 


   

     你總會聽到人說,愛是無條件…愛不是佔有…對吧? 搞得很含糊,好像我們的愛就不算是愛,愈來愈複雜,我來排解一下, 常人的愛是私情,就是會有占有,就是會有貪欲,有言道:「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其實迷戀,憧憬對常人來說已經是一種“愛欲”,但他們還不是真心感受,還不夠理解對方,就算得到了,也未必能相處,會不滿,因為往往只是一廂情願,徒作幻想。 所以真正的愛情是成熟的,是理解的,是包容的。(這裡的真正仍屬常人範疇)


至於種種愛情非佔有的說法,都是為了讓這狹隘的愛,更加聰明,更加成熟,更加昇華。


 第二層到此為止 。




    最後,我想更直接一點以為總結,國學大師說:


「愛情的哲學基本就是自私,人類的我執。不管描寫愛情怎樣好,愛情基本是我愛你!愛與不愛,都由我出發,不論是男是女,我愛你,是我在愛你;我不愛你就不愛你。一切都是為了我,全從自私觀念出發。因此,愛情在文學境界是幅畫,這幅畫是理想的,很美;實際上不美,世界上許多愛情小說、愛情故事,使我們看了掉眼淚,非常吸引人,非常動感情;但是看遍所有古今中外的愛情故事,幾乎沒有一個是圓滿的;假使圓滿了,這個故事便失去了文學趣味。等於以前我們古老的戲劇,像從前各種地方戲、京戲、台灣的歌仔戲,唱的都是私訂終生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一點意思也沒有。至於落難公子中了狀元,兩人能否共同生活一輩子,那就很難說了。」



         至於相反,便是無私的愛,那並不是我們那個想要得到的欲望,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小愛變大愛,大愛變慈悲,上文輕輕帶過,有機會再說吧。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轉載】關於神坂一大叔悲劇的動畫人生



這位大叔的主要作品有Slayers、Lost Universe、Sheriff Stars、Cross Cadia、Higaeri Quest等,實際上在大陸,我們只能找到slayers的小說,並且還不全(泣)。不過今天的主題不是這個。     slayers是和EVA以及'機動戰艦'並稱為完成日本ACG史上媒體整合的三大作品之一。在日本動畫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秀逗魔導士(無印)是SLAYERS系列中最早公開的動畫系列,由於動畫製作過程當時因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正人心惶惶,所以收視率很低。為了要與續作的'NEXT'和'TRY'做區分,故此部作品被稱為'無印'或是'SLAYERS無印'。

本作以原作小說本傳第一、三卷為主要構成內容。雖有改編第五卷,但也只拿取裡面的部份設定。也有改編外傳第一集的故事。   從這裡開始,動畫公司已經開始改編slayers了,可以說,我們看到的slayers與輕小說slayers是兩個作品(比如說阿梅利亞在小說中“年紀和莉娜差不多,且身高比莉娜高。”但在動畫中的設定則是“年紀比莉娜小,而且比莉娜矮。”),而同類作品(指輕小說)如銀河英雄傳說卻是按照原作改成動畫的。自己的作品被人修改應該不是開心的事情吧。  

秀逗魔導士NEXT此為TV版動畫第二部,全26話。以原作小說本傳第二、四、七、八卷為主要構成內容。雖然也有拿取第五集的部份情節,但卻沒改編第五集的內容。此作雖以小說本傳第一部為主,但因第六卷的內容以及人物無法放入此作,故並未加以改編。這就出現了與前面無印一三卷交錯矛盾的地方了。自己的作品被別人胡亂修改,大叔應該很憤怒吧。

  秀逗魔導士TRY此為TV版動畫第三部,全26話(又是26,如果像同類作品一樣多一點,興許人氣也要好很多吧)。此作完全脫離原作,為動畫原創故事,原創的角色也很多。由於是動畫原創,很多設定和原作設定相矛盾,並且原本的主角:莉娜等人的存在變成了半個旁觀者。   故事走向太過於沉重路線,和原作原本的作風相距甚遠,所以沒有受到與前二作相等的評價。也有許多評論認為腳本的完成度比系列作的前兩部低,但個人認為第三部其實很不錯。只是神坂一大叔就杯具了。    

 為什麼品質會有這樣的變化,或許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和系列作前兩部製作關係甚深的小山高生,因為生病的緣故須長期住院療養。也因此小山無法檢閱入行未深腳本家們所製作腳本的關係。       秀逗魔導士REVOLUTION 此為TV版動畫第四部前半,簡稱為“Slayers R”。       故事內容改編至小說本傳第五卷以及特別篇第九卷的故事。但就算如此,第五卷的主要劇情並沒有被動畫化,此作仍然還是以動畫原創故事為主。而人物的聲優也沒有變更。    

此作延續前作的主要登場人物,並且增加新人物-懷薩.弗雷昂以及波可塔。並且活躍於原作第一部的暗殺者-祖馬和狄克里斯也在此作登場。由於無視舊作無印版莉娜等人與沙那法的戰鬥一事,並且在部份設定上和TV版舊作系列做出切割,所以也可以說此作是獨自視點的原創故事。     前三部,人們是看動畫而看聲優,這一部,很多人單純是為了看聲優才來看動畫的。 (再也不想說這一部了)    

再說lost universe     這本來能成為一部跨時代的鉅作的,從聲優上說,不可不謂之豪華(配音演員除了保志總一朗以外,全部都是秀逗魔導士的配音群。),從故事上不可不謂之精彩(神坂一的作品,你有疑問麼),最大的意義就是開啟了使用大量CG的時代。如此好的一部作品,悲劇出現在哪裡?     ヤシガニ事件   在動畫LOST UNIVERSE(失落的宇宙/宇宙刑警)第四話「ヤシガニ屠る」的TV播放版中,有個驚天地泣鬼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傳奇式作畫崩壞事件,該事件與後來的「ムサシ」(即2006年的著名崩壞動畫MUSASHI -GUN道-)「キャベツ」(即夜明前的琉璃色的動畫裡的那著名的捲心菜事件)一起成為了業界作畫崩壞的三大傳說事件。

 1998年4月開始放送的動畫《ロスト·ユニバース》,最初幾集便出現了嚴重的畫質品質問題,而以第四話“ヤシガニ屠る” 最為嚴重,故得名。 “ヤシガニ問題”是日本動畫界“作畫崩壞”與“三文字作畫(指動畫的背景、原畫、動畫部分外包給中國或韓國的公司,從而導致的作畫崩壞)”的代名詞,又被稱為“ヤシガニ事件”。     



在動畫中崩壞的場面有: ·“坐著的人物站起來”這一連貫動作只由“坐”與“站”兩張圖構成,不存在任何連貫性及預備動作 ·“跑”這一動作只有“伸出右腳”與“伸出左腳”兩張圖構成 ·在人群中,女主角說“不要擠嘛”,周圍的人完全靜止,沒有一個人擠她 ·“飛進小巷子裡”這一場景根本不存在“飛行距離”,只看到人摔倒在了地上   

·有笑聲卻沒有笑的動作   除此之外,還有“四散的碎片在空中莫名其妙地靜止,之前拿著的東西轉換視點之後卻不見了”等等,故事後半段的作畫崩壞極其明顯。而我們把這次事件稱之為最早的放送事故也不為過。   上世紀80年代的TV動畫《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以及《天空戦記シュラト》等作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作畫崩壞事件,但由於電視台採用的是實時播出的手法,因此除了當時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事。但是《ロスト·ユニバース》的放映正處於互聯網的普及期(悲劇),發生崩壞的圖像便立刻在網上傳播開來。


加之本作動畫的監督渡部高志也在自己開設的網站上詳細說明了此事的經過,因此在動畫播放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個話題也一直沒有讓Fans們忘記,動畫本身也因為這一污點事件放棄了第二部的續制。 (其實我覺得出第二部也只有少數人會去看了)  

從作品的時期來講,當時也正處於賽璐珞動畫向CG·數字動畫的轉變期,製作時採用了“鏡頭與場景分別製作”的新方法。 CG部分由日本國內專業的製作人員製作,而賽璐珞部分則以1話為單位,外包給了韓國的動畫製作室。但韓國方面作畫速度不及日本動畫放映速度,致使作品交付時水準偏低。而第四話的問題就出在賽璐珞畫的部分,因此由此引起的“三文字作畫”也成為了業界廣泛探討的問題。另外,由於放映該片的東京電視台遭受了各方的指責批判,因此也促成了該電視台對放映品質管理方面嚴格把關的優秀作風。 

從媒體補足方面來講,作為業界中堅力量的KING RECORD(StarChild)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時動畫業正處於媒體補足的成長期,作為媒體公司的KING RECORD為了作品進度,不得不對動畫製作公司做出嚴格緊湊的日程安排,而這種由時間帶來的緊張感也正是讓本土企業將零頭項目外包給國外三流工作室的直接原因。

不過不少人認為,本事件的最大得益,便是將動畫產業的構造化問題表面化,使得業界能夠更深刻地反省自己的切身問題。   之後《ロスト·ユニバース》又推出了改正版DVD,但是由於該作惡評如潮,因此銷量極差。另外關於原作者神坂一,因為他的另一部作品《スレイヤーズ(slayers)》的人氣很高,因此在聲譽上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神坂一對動畫界的極不信任感也導致了他​​之後的作品再沒有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悲劇)

作為最終結果,製作該動畫的公司E&G FILMS在業界失去信譽,並於2001年倒閉。      大叔的兩部作品就這樣被XX了。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說林原惠 [轉]整個世界的呼聲傳奇林原惠(動感新勢力2004年8月號)



節錄自:動感新勢力2004年8月號

連續七年取得日本聲優界排行榜首位,是一個怎樣的概念?能夠將這一頂點之位坐成“非她莫屬”的人,有著怎樣的魅力?林原惠創造了一項無人可及的神話,不僅如此,即便當保志總一郎憑藉《高達SEED》的大人氣終於超越林原時,卻是她早已轉入低調,鮮有大作問世的階段。在沒有任何當紅熱門角色的烘托下,聲優本人的人氣依然能毫不受影響,繼續領先眾人的王者之風,這樣的事情,也只可能發生在林原身上。
  
即便不是她的FANS,也沒人能夠否認她的成功。 “聲優界的女王”,這樣的頭銜聽起來似乎永遠是倍受爭議的至高榮耀,然而戴在林原頭上,卻沒有人反對。這就是她的,這只能是她的,不作第二人想。她的角色,她的名篇,她的追隨者,都有著他人望塵莫及的轟轟烈烈。
 
對《宇宙戰艦大和號》的喜愛使林原註意到“聲優”這一行當,於是儘管畢業於護士學校,她卻決心從此轉投聲優界。被老師評價為“聲音非常容易辨認”,帶著這樣先天的優異條件,以及她自己的勤奮努力,1986年的動畫《相聚一刻》成了她的聲優出道之作。在該劇中她為包括七尾葉介、小泉、敦子
、太郎等多位小角色配音,雖然都是台詞寥寥的龍套,卻是這位天后傳奇之路的開端。

真正讓林原成名的角色同樣來自高橋留美子的作品:《亂馬1/2》中的女亂馬。作為一個經典的動漫形象,女亂馬是林原首度挑起大樑擔當的主角,承受的壓力與獲得的磨練成為正比。 “將平常的語調調整為​​男生口吻,是最最艱難的”,這麼說著的林原,終於完成了這一挑戰,也收穫了自己在聲優界的第一份沉沉賀禮。

隨後在《萬能文化貓娘》以及《碧奇魂》等作品中的露面已經基本確定她演出了主角化的趨勢,尤其是對《秀逗魔導士》中莉娜·因巴斯一角的演繹,令她進一步為觀眾所喜愛。莉娜是個個性在開朗和暴烈之間上下起伏的活力少女,經常需要大喊大叫或是耍寶搞笑來完成對角色特性的描寫,林原運用在這裡的聲線有些和女亂馬相似,卻更多了些少女的頑皮、清亮以及蘊涵在聲線裡的勃勃生機。莉娜的那段台詞“比黃昏還要昏暗的東西,比鮮血還要艷紅的東西”,有了林原的詮釋,才成了該作的代表性標誌之一。

而就在《秀逗魔導士》進行的同時,由GAINAX庵野秀明推出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在另一邊開盤。時林原參演的角色凌波麗,卻與莉娜正好兩個極端。一個是焰火,一個是薄冰,一個熱熱鬧鬧遊戲人間,一個冷冷清清玩偶生命。絕對是一正一反的人物,卻在林原的演出下,成了兩個都完美無缺的經典。

尤其是凌波麗。對於她,實在是被說了太多太多次。她的第一句台詞“是”,日語發音只有“はい”這麼簡單,卻第一時間裡抓住了聽眾的心。當時凌波還未曾露面,聲音只在屏幕後傳到台前——一片暗藍的冷光,投進耳朵,激出人兩個哆嗦。從此往後,凌波麗每一句話都成了過耳不忘的經典。如同不沾世俗般的清冷,聲音間毫無感情能夠容身的可能,只有空空的冰雪般的話音攝人魂魄——“我來傳達下午作戰的計劃”、“真嗣君討厭爸爸麼?”、“是”、“遵命”……於是我們幾乎可以說,是林原讓
凌波麗成了萬人憐愛的玻璃少女,甚至是林原為《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成功按下重要的一塊砝碼。

95年至於99年,林原的事業進入顛峰時期,《失落的宇宙》、《機械女神》、《秀逗魔導士》三部曲等全面開花,又一部《COWBOY BEBOP》(當時的神作)在渡邊信一郎的指揮下取得了又叫好又叫座的成績。幾乎無從挑剔的《COWBOY BEBOP》裡,林原為女主角菲·情人的配音演出,讓這個個性極為強烈鮮明不同尋常的女性獲得了生命。

比起熱血少女的火力全開型,林原的冷性聲線似乎更受推崇,所以無論是早前的凌波還是此後的灰原,都成了她最受觀眾歡迎的角色之一。許多人迷戀著她乾脆的發音,短刀般快速切在聽覺神經裡,就在這樣的秒殺過程中,那片音色卻依然如另一個世界的銀色月光,浮動在整個視界裡,宛如幻境。

通過《COWBOY BEBOP》裡的菲,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對她此類聲線的印象,並且大大領教了這位聲優界執牛耳者的演技之強。
 
菲是張與以往一切女主角截然相反的面孔。她壞心眼,自私,貪財,懶。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林原庸懶的聲音,漫無目的地在耳邊凌亂飛著,半調子的挑逗。僅僅是平日里的普通對話,那份織進台詞間的強烈角色個性已經如此直接,可又偏偏並不張揚,菲翻個身睡在太陽下,哼出林原兩聲散漫的鼻音,就已經是一個新的傳奇。

當98年在生日上向大眾公開了自己的結婚消息後,林原進入了個人發展的轉折期,她不僅離開了所屬的聲優公司,換成了自由身,同時也推去了大部分工作,使自己由舞台上站在射光燈下的主角退居到輔佐新人的配角上。 2000年是她的蟄伏期,幾乎沒有接任何新的配音工作,直到2001年起,才又逐漸在
動畫中重新露面。

我們此後很少能聽見她的主役角色,時間進入2004年,關於她的最新消息是已經懷孕將淡出聲優工作一段時間。當這個消息剛剛被披露時,就引來了一部分認為“灰原哀一角將死嗎”的擔憂,這就是聲優對角色影響力的最大體現。在我們祝福她喜得貴子時,也不禁為她未來的孩子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