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說愛情,首先愛這個字很難懂,兒時是不是有人跟你說過“喜歡和愛情是不同的”?成年後對異性興趣更大,“那傢伙很漂亮/很可愛/很性格,是她了!想要與她在一起!”我們便認為自己足夠了解愛情。
還不對,原來人類最少還有三種情緒,“憧憬”、“仰慕”、“迷戀”,各有微妙的差別,不續一解釋, 就說“迷戀”,它是“戀”,意思為“想念不忘,愛慕不捨”,但它還是“慕”的範圍,慕指思念、向往,而且它是“迷”的,迷是什麼意思?“分辨不清的”;沉迷在一種戀慕的情緒,而你並不知道,總以為那就是“愛”。
你或許察覺到了,三者都無牽上一個“愛”字,區區以上幾類,諸位若果分不清楚,又怎麼知道對情人的是愛、抑或只是一種憧憬?這是我見常人總是迷惑的問題。
即便查字典,會發現對“愛”字的解釋仍是十分含糊,只會標寫“對人事有深摯的感情”,即是什麼? 「古人造字很有智慧,你看“愛”中有個“心”,拿走就是“受”…好懂吧?就是真心感受。」
第一層到這裡。
然後你可能會說:「還是很虛無飄渺」,對,我們說的愛是“情”,常人把“理”跟“情”分成兩樁事物,頭腦重情就不理智,失去理智的部份,情又怎麼能不虛渺呢?
再談談那網址,它說「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覺得一見如故,很想靠近他...內分泌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想擁抱他...無論快樂或哀愁..也想不起當初為什麼愛他。」 又說「而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自由付出。」
=w=……就是說,愛情是你碰到個人情竇瓣開,然後無條件地付出? 很難想象對吧!因為那是比較理想的境界,如果有人辦到了,那很偉大,他昇華了, 某程度上、亦叫作“無私”。
你總會聽到人說,愛是無條件…愛不是佔有…對吧? 搞得很含糊,好像我們的愛就不算是愛,愈來愈複雜,我來排解一下, 常人的愛是私情,就是會有占有,就是會有貪欲,有言道:「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其實迷戀,憧憬對常人來說已經是一種“愛欲”,但他們還不是真心感受,還不夠理解對方,就算得到了,也未必能相處,會不滿,因為往往只是一廂情願,徒作幻想。 所以真正的愛情是成熟的,是理解的,是包容的。(這裡的真正仍屬常人範疇)
至於種種愛情非佔有的說法,都是為了讓這狹隘的愛,更加聰明,更加成熟,更加昇華。
第二層到此為止 。
最後,我想更直接一點以為總結,國學大師說:
「愛情的哲學基本就是自私,人類的我執。不管描寫愛情怎樣好,愛情基本是我愛你!愛與不愛,都由我出發,不論是男是女,我愛你,是我在愛你;我不愛你就不愛你。一切都是為了我,全從自私觀念出發。因此,愛情在文學境界是幅畫,這幅畫是理想的,很美;實際上不美,世界上許多愛情小說、愛情故事,使我們看了掉眼淚,非常吸引人,非常動感情;但是看遍所有古今中外的愛情故事,幾乎沒有一個是圓滿的;假使圓滿了,這個故事便失去了文學趣味。等於以前我們古老的戲劇,像從前各種地方戲、京戲、台灣的歌仔戲,唱的都是私訂終生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一點意思也沒有。至於落難公子中了狀元,兩人能否共同生活一輩子,那就很難說了。」
至於相反,便是無私的愛,那並不是我們那個想要得到的欲望,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小愛變大愛,大愛變慈悲,上文輕輕帶過,有機會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