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隨手寫


「曾經我疑問過,一個人要經驗過怎樣的風浪才能夠講得出沒有朋友四個大字,
後來我明白,原來在學時孤僻一點,那麼接觸社會後,曾經的老同學正等著疏離,身邊碰遇的只懂得點頭的同事,要變得孤單隻影,原來也不是一件難事。」小夕合上書桌上老舊的手記,轉過頭向我說道。

『不對不對,誰家的孩子都可以在十多年的課室中找到語調相投的陌生人,即使畢業四散,然而在內在外,你不能說沒有維系和邂逅的機會。』我急著氣的抗衡說。

語罷,小夕彎起右手指尖挽著那東瀛和袍手袖口、擦了擦捧在懷中的銅鏡,徐徐的挪開了身,淺淺的答道:「孩子,你還小,等你長大後便會了解,有些人,有些事,好像茶杯中混了點蓮黃,你說不清這個味道是對還是不對。」說著,熟練的沏開了一滿壺鐵觀音,斟了半杯遞上來。

側在的書桌上的銅鏡中倒映著漠漠的面容,我總不禁去想,這份木偶般的神色到底有沒有經歷過某片莫名的滄桑,想罷,心頭一陣忐忑,好像揪了一揪。

『謝謝』我伸出雙手接過茶杯。
『太難的話點雪聽不懂,但天下之大,總有容納你我的歸宿,就好像鳥兒飛倦了,便該有個暖巢休息吶。』我不自覺的望了望窗外,左顧右昐,好像草木間有什麼答案似的。

「要是這個巢被風吹塌了呢?下個與再下一個、接二連三被雨點打漏了呢。」小夕語調平淡地提問起來。

『昨日築,今日築,明日築。』

「點雪啊,如此落去永遠沒有出頭的一日丫?」眼前的人又重新專注地黏起衣袖抹弄著他的鏡子,好像很有趣似的,我就是搞不懂忙忙的刷著面銅鏡,又會照得出什麼新奇。

『不對不對,是捧著杯子,把摻著雜質的部份連同茶水混著飲下去,但我是飲到肚腸裡,不是心頭去。』我提聲解釋著,又把茶飲了一口。

但好像對我的話早有意料似的,他爽快回應「人生多憂患,要怎麼把心頭肚腸切割,如果切割出來了,也是傷膚斷肌吶。」

『窗外的巢築了又破,破了又築,已不知是幾個寒暑,枝上的鳥兒,啼了又竭,竭了又啼,至今還是朗朗翠鳴。』我抬頭遙瞻著窗外的樹叢,看它們搖搖曳曳,蟲鳥群棲,熱熱鬧鬧的,頓時好似有些什麼稀微,隱隱在腦海浮現。

「到止為止吧,還得煮飯呢。」語畢,只見眼前人好像忽爾對手中鏡子感到厭膩,緩緩的把它放回抽屜,站了起身,向我擺出今早第一道笑臉,爽朗的催嚷著。

其實若話茶澀難辨對錯,磨鏡又焉能照得透徹?

本來只是打算代入一些人的立場,舒發幾句,主題是朋友可貴,誰知著寫著寫著便引伸了開去。回頭說,原來朋友是可以這麼稀罕的,更何況知己,上天待我不薄,身邊談不上寂寞,

但當失去過誰,人便會提醒自己,珍惜眼前身。

5 則留言:

  1. 我想今季新番"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會適合這篇文章

    好了,其實是我看不懂你文章深意(逃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誰讓我若寫得直白,別人便會說沒有深度,沒有思考性呢QAQ。

      起因是我觀察到有一些人,他們的身邊幾乎沒有朋友,本來我感覺很意外,“怎有可能呢?”但仔細一想,好像也不是很困難。

      然後我寫完頭三段後,腦袋發抽,隨手轉換成其他題材了[逃
      (迷:你這樣作文是怎麼合格的

      說回初衷:
      既然連朋友也可以是稀有之事,那麼要擁有知己,更非理所當然。

      知己是一種奇妙的關系,在他面前你將無需要任何造作、刻意找話題,好像對著另一個自己一樣,安心了解;是完全的放鬆與平靜,無話不談,無事不傾,這種感覺,不足為外人道。這種關系,俗語說一生最多,也只有三/五人,若能有一位作伴,也是非常幸運的吧。

      kl有結識過這種知己嗎?

      刪除
    2. 《果然》畫風好棒的樣子@w@!

      wiki說:「
      比起《我的朋友很少》,主角群對人與人之間的友情,關係的看法,感受,描寫得更為深入,相反不太著重於搞笑,萌方面。」

      刪除
    3. 我認識的人也只留於表面,只限於學業,工作上,見面打招呼,有話題一起吹,有公事一起做等,完全觸及不到深層的交流,所以別說知己了,這樣是否"友",也會質疑... 可能性格問題,個人主義過強,只關注自己,不會心交,雖然我自己認為我對人很好就是了,可以幫人就幫人,不過出發點也是在於賣個人情,或保持一個良好關係,互相幫忙而已
      =======
      這樣比較也沒錯的,戀愛喜劇對人際關係的偉論很棒,但笑點也同樣好,不弱於友少

      刪除
    4. 所謂的朋友,總是回過神來便已經是朋友囉,很少抱著機心去接近一個人唄,我想你的出發點,也不只是販賣人情,也是略有交情唄。不過若不是有好機會,或什麼志同道合,否則要深交也是件難事。

      一位故友說過:「至友總是在小時候認識,幼時比較沒機心,後來人大了,也比較複雜了。」

      我有兩位初中時便已結識的老友,至今仍有來往,算得上好朋,但總是缺了一層心交,我思考了很久“到底欠缺什麼呢?”,也許是欠一番志同道合還有談心的機會吧。

      所以咱也喜歡網絡,雖多了一份距離,卻少了一分責任,多了一份純粹。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