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關於素食

   


 相傳,成湯滅夏桀於乙卯日,武王滅商紂於甲子日,之後,歷代為避免重蹈覆轍,便於這


些日子齋戒,修養心性,初一到十五茹素遂成為習俗。


一般人對於素食的印象,不外乎就是健康、信仰,其實素食所以被全世界不同國籍、

職業的人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一再叨嘮,實在是有更遠一層的深意。

 




自古以來,有智慧的聖賢和修者、甚至偉大科學家們很多都是素食者。受因斯坦認為,素

食對人類的健康最有益,愛迪生曾寫道:“素食對我們的頭腦、行為、健康和體力都具有深遠

的影響。除非我們停止殺生的行為,否則我們還算是野蠻人。”另一位偉大的發明家、物理學

家兼機械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認為“按常理來講,飼養牛隻作為食物的來源是不對的,種

植蔬菜才是比較可行的方法,所以我認為素食是值得推薦的飲食方式,能讓人擺脫已經養成

的野蠻習性。我們光吃植物性食品就足以維生,而且可以更有效率地工作,這並不是一種理

論,而是已經充分證明的事實... 不僅比肉類更經濟,而且在提供能量及對精神的幫助上,也

優於肉類。此外,這類食物也比較不會造成消化器官的負擔,又能讓我們更有飽足感且個性

更和善...從這些事實來看,我們確實應該盡一切努力,阻止肆無忌憚地殘殺動物這種敗壞道德

的行為。”
 

印度的聖雄甘地亦認為“我相信將人類精神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們不能再為滿足自己肉體的

欲求,屠殺自己的動物兄弟。”俄國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作者)說:“只要

有屠宰場,就會有疆場。” 法國的思想家盧梭發現,肉食動物比草食動物殘忍,提出應該避免

“把孩子變得凶殘”。連哲學家柏拉圖和蘇格拉底都是素食者,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作者早

在公元前六世紀就開創了素食的時尚。






    我們只道滿一時腹趣,最多添兩段營養學說,不知除此之外,而偉人們深入事理,眼光


截然不同,他們發現了飲食的背後實牽系一個人的性情、心理活動,素食是和平幸福的決定

條件,有言道“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素

食,君只要嘗試個四五六天,期間檢點身行,但看心欲是否不似過往激烈,當知所言不

虛矣。古賢說:「君子遠庖廚。」什麼意思?不要入廚房嗎?實是君子“不忍”的心理表現,也


是一種仁心,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受什麼樣的習慣薰陶,也成就什麼樣的人心,茲事

體大,茲事體大。

2 則留言:

  1. 根據能量傳遞率的理論,因植物是製造者,沒有經過其他能量傳遞而流失能量,所以吃植物能保持最高能量值,因而吃素能保護環境

    話說其實我也傾於半素食的,即一日兩餐的話會一餐菜+肉,一餐只菜,有時甚至整天蔬果類...一來要KEEP FIT,二來不想經常殺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句話大概是這樣說的『當一個民族把幫助他們生存的生命放在餐桌上時,你能指望有什麼未來?」

      素食近在營養,遠在人類意識,有時真不知道那些哲者,是怎樣在科學未倡的時代發現到這些道理的,而人們今天尚未能跟上他們的步履。
      ==
      你夠fit了吧?吃多一點長肉也好啊。^^?

      刪除